《道德经》的魅力在于其深邃的哲理、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。他的每一句话都包罗万象,隐喻无穷。
其中的道理就像一面镜子,每个人站在面前,映照的都是自己的影子,她的道理是至高无上,还是浅显易懂,是根据个人当下的认知呈现的。
所以可以百读不厌、常读常新、常新常深。
这一章就至少可以悟出人生四重境。
第 一重 自嘲
知雄守雌、知白守黑,其中一个意思就是我知道我的长处,但我也可以看见并接纳自己的短处。
如果再愿意拿自己的短处自嘲,大抵是一个活得通透明白的人。
善于自嘲的人往往已经超越了当下的缺陷,达到了更高的境界,才能从上而下的俯瞰自己的弱点,拿自身的失误和不足来“开涮”。
著名演员黄渤就是一位超级善于自嘲的绅士,在个个相貌堂堂的娱乐圈,他的容貌可谓堪忧,他却幽默的说:其实我长着一张抗抑郁的脸,我帅的一般都是背影。”
人们对他的喜爱不减反增。他妥妥的成为实力派。他敢于拿自己的容貌开涮,恰是因为已经超越了在意容貌的阶段,深知自己有更强大的实力。
罗曼·罗兰曾说,“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。
自嘲,是生活里真正的英雄主义。学会自嘲,就能原谅自己的不完美;开始原谅自己,自然也就可以宽恕他人。
自嘲也是一种能力,是审时度势后的聪慧选择。敢于自嘲的人,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人,更是从心底热爱这个世界的人。
第二重 不执着
《金刚经》云: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”
知雄守雌,知白守黑。说的也是这个道理。到达了雄的境界,但不贪恋雄,体验过白的圣洁,但不迷恋白。
我们人大的问题就是贪着。对一切的美好都心生贪恋,对所有的痛苦都避之不及。
但其实执着于什么就会被什么所负累,执着于名利,就会被名利束缚,执着于财富就会被财富捆绑,执着于感情,就会陷入感情的漩涡。
知雄守雌,知白守黑告诉我们要不执着,追求但不贪求,期待但不迷恋,向往但不沉迷。
生活的真谛是不执着。苦乐本质上都是体验,并无不同。体验过就好,不必当真,不要黏着。
不执着是接纳、是放下、是释怀,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升华。
第三重 谦逊
知雄守雌,知白守黑表达的也是一种谦逊。
谦逊是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。生命抵达高处,但不自证、不自居、不自傲,依然虚怀若谷,低调和煦,让人如沐春风。
《周易·系辞下》言“君子藏器于身”。“守雌”并非我为弱者,而是怀器在身,却甘居下位。守黑也并非我就处在黑暗之中,而是内心一片光明,却允许黑暗存在。
别林斯基说:“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,都是纯朴而谦逊的。”
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,才华横溢且著作等身。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、智慧超群时,他总谦逊地说:“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”。
“水低成海,人低成王。”
让一个人高贵的,从来不是出身,而是修养,谦逊是一个人难得的修养。
第四重 平衡
知雄守雌、知白守黑是宇宙间的平衡。
万事万物莫不遵守平衡的规律,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俗话说过犹不及,刚易折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
人生的高境界是平衡,普通人的常态是失衡,是顾此失彼,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,是春风得意时忘乎所以,暗淡失意时低叹哀怨。
《菜根谭》云:“势力纷华,不近者为洁,近之而不染者尤洁,智诫机巧,不知者为高,知之而不用者尤高”。
真正厉害的人会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捕捉平衡,不让生命的天平倾斜,从平衡中获取力量。
平衡,恒也。
如此,便能稳稳地游走在人世间,便是逍遥自在的样子。